|
總氮測定儀通過消解、顯色反應(如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)測定水體中總氮含量,是環保監測、水質分析、科研實驗的關鍵設備。其檢測準確性依賴定期校準,而長期穩定運行需規范維護,若忽視校準與維護,易因試劑變質、部件老化、污染殘留導致數據偏差。以下從校準流程與維護要點兩方面,詳解總氮測定儀的規范操作方法。 一、校準流程 校準是確保總氮檢測數據可靠的核心,需按“校準前準備→零點校準→多點濃度校準→效果驗證”的步驟進行,核心是建立“標準濃度-檢測信號”的準確對應關系。 1、校準前準備 首先需確認設備與試劑狀態:將總氮測定儀開機預熱30分鐘,確保光源、檢測器、消解模塊運行穩定(無異常噪音、溫度波動);檢查消解管、比色皿等耗材無裂紋、污漬,若有污染需用稀硝酸浸泡后用純水沖洗干凈;準備校準用試劑與標準溶液——試劑需在有效期內(如堿性過硫酸鉀溶液配制后冷藏保存不超過7天,避免失效),標準溶液選用國家認可的總氮標準物質(如100mg/L的硝酸鉀標準液),按需求稀釋為3-5個濃度梯度(覆蓋常用檢測范圍,如0.5-40mg/L),稀釋過程需用無氨水(或超純水),避免水中氮元素干擾。同時,清理儀器光學檢測通道,用鏡頭紙擦拭比色皿槽與光源窗口,去除灰塵與污漬。 2、具體校準步驟 (1)零點校準 零點校準用于消除試劑空白與設備背景干擾:取適量無氨水(或超純水)加入消解管,按正常檢測流程完成消解(如120℃高壓消解30分鐘)、冷卻,待溶液溫度降至室溫后,倒入比色皿并放入儀器檢測位;在操作界面選擇“零點校準”,儀器會自動檢測空白溶液的吸光度,記錄并設定為“零點基準”,若顯示空白值過高(如吸光度超過0.05),需排查無氨水純度(是否含氮雜質)、試劑是否變質(如過硫酸鉀未完全溶解),更換試劑或純水后重新校準,直至空白值符合要求。 (2)多點濃度校準 零點校準完成后,按“低濃度→高濃度”順序進行多點校準:取各濃度梯度的標準溶液分別加入消解管,同樣完成消解、冷卻步驟;將第一個濃度的標準溶液(如1mg/L)倒入比色皿,放入檢測位,在界面輸入對應“標準濃度值”,儀器會自動檢測吸光度并記錄數據,建立“1mg/L-吸光度A1”的對應關系;重復操作剩余濃度(如5mg/L、20mg/L、40mg/L),儀器會基于多點數據擬合校準曲線(通常為線性回歸曲線),計算并保存校準系數。若某一濃度點的檢測值與標準濃度偏差超過±5%,需重新檢測該點(排查消解是否充分、比色皿是否清潔),若偏差仍大,需重新配制標準溶液。 3、校準效果驗證 校準完成后,需用“未參與校準的中間濃度標準溶液”驗證效果(如校準用0.5、5、20、40mg/L,驗證用10mg/L):取10mg/L的標準溶液按流程檢測,若儀器顯示值與10mg/L的偏差≤±3%,說明校準合格;若偏差超過±3%,需重新檢查校準步驟(如是否漏輸標準濃度、消解溫度是否達標),必要時重復全流程校準。此外,建議每次校準后記錄“校準日期、標準溶液信息、校準系數、驗證結果”,便于后續追溯與數據分析。 二、維護要點 維護需貫穿設備使用全周期,分為“日常維護”與“定期深度維護”,核心是防止污染、延緩部件老化、及時排查故障。 1、日常維護(每日/每次使用后) (1)檢測部件清潔 每次檢測完成后,需立即清潔消解管與比色皿:消解管先用自來水沖洗去除殘留溶液,再用無氨水潤洗3次,倒置瀝干(避免內壁掛液導致下次污染);比色皿需用無氨水沖洗后,用鏡頭紙輕輕擦拭外壁(勿觸碰透光面),若內壁有顯色殘留(如消解后溶液附著),可用稀鹽酸(5%濃度)浸泡10分鐘,再用無氨水沖洗干凈,防止殘留物質影響下次檢測吸光度。同時,每日使用前需擦拭儀器光學通道(比色皿槽、光源窗口),避免灰塵堆積遮擋光線。 (2)試劑與耗材管理 每日檢查試劑余量(如堿性過硫酸鉀、鹽酸),不足時及時補充,補充后需標注“補充日期”;試劑瓶需密封保存(如堿性過硫酸鉀易吸潮結塊,需蓋緊瓶蓋),且不同試劑分類存放(如酸性試劑與堿性試劑分開,避免相互污染);消解管、比色皿等耗材需專用,禁止與其他實驗共用,若發現耗材破損(如比色皿透光面劃傷),需及時更換,避免影響檢測精度。 (3)設備狀態檢查 每日開機后,需檢查儀器關鍵模塊狀態:消解模塊(如高壓消解罐、加熱爐)是否能正常升溫至設定溫度(如120℃),升溫速度是否正常(避免升溫過慢導致消解不充分);光源與檢測器是否工作正常(可通過檢測空白溶液吸光度,觀察數值是否穩定);若設備配備通風系統(如消解時排出廢氣),需檢查風扇是否運轉,確保廢氣及時排出(避免腐蝕儀器內部部件)。 2、定期深度維護(每月/每季度) (1)內部部件清潔與檢查 每月斷電后打開設備外殼,清理內部灰塵(尤其是光源、檢測器周邊),用軟毛刷輕輕刷除散熱風扇積灰(防止散熱不良導致儀器過熱);檢查內部接線端子(如光源電源線、檢測器信號線)是否松動,用螺絲刀輕輕緊固(避免接觸不良導致信號波動);查看消解模塊的密封件(如高壓消解罐的密封圈)是否老化(如出現裂紋、彈性變差),若老化需及時更換,防止消解時漏氣導致溫度不達標。 (2)性能驗證與故障排查 每季度需進行一次全面性能驗證:用校準用的標準溶液重新檢測,對比“當前檢測值”與“歷史校準數據”,若偏差明顯增大(如從±2%升至±8%),需排查原因(如光源衰減、檢測器靈敏度下降);若光源衰減,需聯系廠家更換同型號光源;若檢測器異常,需請專業人員檢修。此外,每季度需檢查設備接地是否良好(接地電阻≤4Ω)、電源線是否有老化破損,避免電氣故障引發安全風險。 (3)廢液與廢棄耗材處理 定期清理實驗產生的廢液(如消解后的廢水、清洗耗材的廢水),需收集至專用“含氮廢液桶”,貼好標簽后交由有資質的單位處理,嚴禁直接倒入下水道(防止氮元素污染環境);廢棄的消解管、比色皿(如破損或老化)需按“實驗室危險廢物”分類處理,不可隨意丟棄。 三、總結 總氮測定儀的校準與維護需遵循“定期校準、日常保養、及時排查”的原則:校準確保數據準確,需嚴格按流程完成零點與多點校準,并驗證效果;維護延長設備壽命,需注重清潔(避免污染)、部件檢查(防止老化)、規范處理廢液(保護環境)。操作人員需熟悉設備特性,將校準與維護納入日常工作流程,才能確保總氮測定儀長期穩定運行,為水質監測、環保決策提供可靠數據支撐。若在維護中發現復雜故障(如消解模塊無法升溫、檢測器無信號),建議及時聯系廠家售后,避免自行拆解導致設備損壞。
| 總氮測定儀的校準及維護:http://m.jinkejj.com/newss-9370.html |
|